早在20年以前的日本就有用這種混凝土來制作橋梁了,經過20年的調查與分析表明,用了帶有陶粒的輕質混凝土的橋梁裂縫明顯比未使用輕質骨料混凝土的橋梁要少的多得多。同時橋梁的鹽滲透與碳化也有所減輕,哈爾濱陶粒磚也比普通的混凝土擁有很高的耐久性。
因此陶粒磚的研發(fā)與實用應運而生,陶粒磚的使用方向也是非常明確的直指兩個方向一是建筑用磚,主要是為了隔溫隔熱、隔音等一系列效果;第二就是因為陶粒有著非常好的透水效果,這正是符合了生態(tài)城市的發(fā)展大方向。
1.1陶粒用量對混凝土的影響
1)力學性能。輕骨料經過高溫的煅燒,表面活性較強,在與水泥接觸時,發(fā)生化學反應,加固接觸面,同時陶粒表面粗糙多孔,與水泥石的接觸面積較大,彼此之間的咬合力也更能提高界面的粘結力。
混合骨料混凝土是在原有混凝土基礎上進行改良,哈爾濱陶粒磚用一部分輕骨料代替原有舊骨料。Bing Han等研究混合骨料混凝土軸心受壓應力-應變時發(fā)現,當陶粒體積分數占總骨料的20%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低,當陶粒體積分數占總骨料60%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強度達到大,從以上實驗數據可以知道,普通骨料和輕骨料之間存在合理的容積率大致在50%~60%,其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可以達到。
哈爾濱陶粒磚隨著陶粒用量在一定范圍內的提升,陶粒混凝土密度下降,保溫隔熱性能得到提升,但超出一定范圍,其力學性能下降較快,并且出現骨料上浮的現象,影響混凝土的運輸和泵送。